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4 7

ㄕㄚ

shā

解釋

1.細碎的石粒。、泥、飛走石 △

2.細碎而呈顆粒狀的東西。、鐵、金

3.表面有顆粒而不光滑的。

4.聲音不清脆、不響亮。

5.瓜果過度成熟,肉質鬆散而呈微粒狀。

6.姓。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名]

1.細碎的石粒。如:「風」、「泥」、「飛走石」。也稱為「子」。

2.水邊的土地。《詩經.大雅.鳧鷖》:「鳧鷖在,公尸來燕來宜。」漢.毛亨.傳:「,水旁也。」

3.細碎而呈顆粒狀的東西。如:「豆」、「金」、「鐵」。

4.姓。如宋代有世堅。

[副]

聲音嘶啞。如:「啞」。《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鳴。」.漢.鄭玄.注:「,澌也。」

[形]

1.瓜果過度成熟,使肉質鬆散而呈微粒。如:「瓤的西瓜。」

2.粗糙呈顆粒狀的。如:「紙」。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糖,中國本無之。唐太宗時,外國貢至。」

[助]

語尾助詞。同「唦」。相當於「啊」。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一折:「不因你個小名兒,他怎肯誤入桃源?」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或作砂,為顆粒物質的一種. 為自然出現,被分割得很細小的岩石,其尺度為0.0625至2mm. 於此一尺度內的單一粒子稱為粒. 地質學下一個更小的尺度分類為泥,其顆粒大小由0.004至0.0625mm. 下一個較大的尺度分類則為礫,其顆粒大小為2至64mm(使用標準詳見粒徑). 以觸感論,用手指搓揉子時會有的感覺(泥則會有粉末的感覺). 於內陸及非赤道海岸區域內,子最一般的成分為二氧化矽,通常為石英的形式,因其化學性質穩定和質地堅硬,足以抗拒風化. 但其成分還是會因當地岩石種類及狀況而不同. 於赤道及亞赤道海岸邊找到的珊瑚的岩石來源為石灰岩. 長石砂岩為花崗巖經風化及侵蝕後一含有大量長石含量的子或砂岩. 某些地區的子還會含有磁鐵礦、氯酸鹽、海綠石或石膏等不同成分. 富含磁鐵礦的子顏色較黑,其來源多為火山中的玄武岩. 含有氯酸鹽及海綠石的子則顏色偏綠,其來源為有高含量的橄欖石的玄武岩(熔岩). 新墨西哥州白國家保護區的石膏丘因其光亮、白色而出名. 某些區域的子亦包含有石榴石及一些小寶石的堅硬礦物. 子會被風或水堆積成海灘、丘、洲及其他種類...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8eec2c521bfef59b93ffa26dce1bcf7 21877020dac1052e19c23c1a25cb8d66157427c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