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嗲

ㄕㄚㄉㄧㄝ

shā diē

解釋

1.一種由沙茶及椰油為作料的烤肉串,流行於南洋一帶。

2.一種作料,即沙茶。潮州人茶念作「嗲」。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沙嗲(Sate,Satay),又名沙嗲串燒、沙嗲串,是一種東南亞的烤肉串,通常肉以醬汁先醃過再烤. 沙嗲的食材可能是切片或切塊的雞肉、羊肉、牛肉、豬肉、魚,其它肉類,或豆腐. 沙嗲雖然經常使用竹籤串肉,但比較正統的是以椰子樹葉的梗串肉. 沙嗲通常以木材或木炭烤,然後喫時可以再加上各種辛辣的沙嗲醬調味. 沙嗲是起源於印度尼西亞,它已成為印尼的國菜 . 沙嗲在許多其他東南亞地區,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香港、菲律賓、甚至以前殖民印尼的荷蘭及同為荷蘭前殖民地的蘇利南都很受歡迎. 沙嗲與日本的照燒、中東的卡博串及南非的「sosatie」烤肉類似. 沙嗲在2011年CNN觀眾投票在世界上50個最美味的食物中排名第14. 沙嗲來自印尼語 Sate 和馬來語 Saté 與 Satai ,兩者也許都是來自印度坦米爾語. 沙嗲據說是爪哇的攤販根據印度的卡博串發明的,而卡博串是一種源自中東地區的食物. 因為在19世紀初,大量印度坦米爾人和阿拉伯移民湧入荷屬東印度,這些移民帶來的飲食習慣,結合爪哇和蘇門答臘當地的食材,促使沙嗲在印尼出現. 沙嗲從爪哇傳遍荷屬東印度的各個島嶼後,在不同島嶼的居民...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04d9f72b0ffd0667266ecf1f9c40d2f c26a65131dbf2f88b8cb96ab2627a038304b3b10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