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部首以外筆畫 | 總筆畫 | 邑 | 9 | 12 |
---|
xiāng
1.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在縣之下,村里之上。例鄉鎮、龜山鄉、蘆竹鄉
2.城鎮以外耕地較多,人口不稠密的地區。例鄉村、窮鄉僻壤
3.祖籍、出生地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例故鄉、家鄉
4.某種境界或狀態。例醉鄉、夢鄉、溫柔鄉
[名]
1.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在縣之下,村之上。如:「鄉鎮」、「龜山鄉」、「蘆竹鄉」。
2.城鎮以外耕地較多,人口較不稠密的地區。如:「鄉村」、「窮鄉僻壤」。
3.泛指地區、處所。漢.曹操〈卻東西門行〉:「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唐.陳子昂〈麈尾賦〉:「始居幽山之藪,食乎豐草之鄉。」
4.祖籍、出生地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如:「家鄉」。唐.李白〈靜夜思〉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5.稱來自同省縣的人。如:「同鄉」、「老鄉」。
6.某種境界或狀態。如:「醉鄉」、「夢鄉」、「溫柔鄉」。
[形]
1.同一鄉里的。如:「鄉親」、「鄉兄」。
2.故鄉所有的或所出產的。如:「鄉產」、「鄉味」。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關於鄉的其它用法,參見:鄉 (消歧義). 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基層行政區單位,自先秦時代沿用至今. 1949年,兩岸分治.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鄉的設定各有不同,已擴展出鄉級行政區的概念. 《周禮·大司徒》中,有“五家爲鄰,五鄰爲裏,四里爲族,五族爲黨,五黨爲州,五州爲鄉,鄉萬二千五百戶也”的記載. 有作者認爲這是“鄉”做爲行政區單位的起源 . 《周禮》又記,周王國劃爲六鄉三遂,諸侯國劃爲三鄉三遂或一鄉一遂不等. 楊寬解釋金文“鄉”字,“象兩人相向對坐,共食一簋的,基本意應爲鄉人共食”. 故有研究者指,“鄉無劃地而居之意,而是指衆人共享狀”,“後因制軍的需要,乃劃分一國爲若干鄉,一鄉之卒組成一支軍隊” . 其他研究者則指,“鄉”本義指方向,在先秦時代的文獻中常引申爲表示某個方向的地域. 而在春秋戰國時代,隨着中央集權和郡縣制的確立,“鄉”、“裏”成爲基層行政區單位. “鄉”、“裏”的管理體制即是鄉里制 . 但直到清末,中央政府在縣以下並不設置行政機構. 清末至北洋政府時代,中國社會鉅變,爲應對社會現代化的需求,新的行政體系在鄉鎮逐步形成. 至國民政府時代,開始形成全國統...閱讀更多
xiàng
[名]
1.從前、往日。《荀子.正論》:「天下厭然,與鄉無以異也。」
2.方位、方向。《韓非子.內儲說上》:「夫矢來有鄉,則積鐵以備一鄉。」
[動]
1.朝向、面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漢書.卷四○.張良傳》:「雒陽東有成皋,西有殽黽,背河鄉雒,其固亦足恃。」
2.趨向、傾向。同「嚮」。《漢書.卷一○.成帝紀》:「民彌惰怠,鄉本者少,趨末者眾,將何以矯之?」
[副]
昔日、以前。《論語.顏淵》:「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MD5 | SHA1 |
---|---|
c5d3e2e9ea9bb73a322e34e5c0bbb805 | 7bbca3af5daafa89762fe1cf2685fc32dced7a09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