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歌

ㄒㄧㄤㄍㄜ

xiāng gē

解釋

韓國在沒有創制文字之前,用漢字標音所記錄的民歌、民謠等。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鄉歌 (향가),又稱詞腦歌 (사뇌가),是朝鮮文學史上使用“鄉札標記法”的一種國語詩歌形式. “鄉歌”的“鄉”字是本鄉本土之意,以別於唐詩、唐樂. 目前現存最古老的鄉歌作品,為新羅真平王 (在位579年-632年) 時期的「薯童謠」. 但無法斷定當時的歌謠已使用鄉札式表記,可能為後人加以整理並使用鄉札式漢字表記將之記錄下來. 一般認為,鄉歌文學約在新羅統一三國前後形成. 鄉歌的出現,宣告了韓國文學史上韓語記錄文學的開始. 在鄉歌之前,韓語文學是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直到鄉歌出現,纔有了以文字記錄下來的韓語文學作品. 鄉歌文學的形成,可謂韓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鄉歌使用一種稱為「鄉札式」的文字,以漢字的音和義,來表記韓語的一種方式. 一般而言,名詞或語幹等的實詞部分借用漢字的訓,而助詞或語尾等虛詞部分則借用漢字的音. 鄉歌流傳至今的作品很少,多以散佚,目前僅存25首. 《三國遺事》中收錄14首,高麗初期均如大師《均如傳》中,收錄「普賢十願歌」11首. : 普賢十願歌 * 敬禮諸佛歌 * 稱讚如來歌 * 廣修供養歌 * 懺悔業障歌 * 隨喜功德歌 * 請轉法輪歌...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5ea065d025826b526dbed49ee94ed9f 854ba0d4b70226bba4153cf192fb82e5b8ea7bc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