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8 15

ㄈㄨˋ

解釋

1.給與、授與。予、天異稟

2.稅收。、田

3.吟詠、寫作。

4.詩經六義之一。指直接陳述,和比喻及託物起興不同。

5.用以敘事、寫景的文體。介於詩與散文間的韻文。盛行於漢魏六朝。如漢.揚雄〈羽獵〉、魏.曹植〈洛神〉。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動]

1.徵收。《說文解字.貝部》:「,斂也。」漢.鼂錯〈論貴粟疏〉:「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2.給與、授與。如:「與」、「天異稟」。《漢書.卷一一.哀帝紀》:「太皇太后詔外家王氏田非冢塋,皆以貧民。」

3.吟詠、寫作。如:「橫槊詩」。《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屈原放逐,乃離騷。」晉.陶淵明〈自祭文〉:「捽兀窮廬,酣飲詩。」

4.分布、散布。《詩經.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漢.毛亨.傳:「,布也。」

[名]

1.稅收。如:「稅」、「田」。《漢書.卷一一.哀帝紀》:「民貲不滿十萬,皆無出今年租。」

2.《詩經》六義之一。鋪陳直言其事,有別於比喻和托物起興。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詩》有六義,其二曰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3.文體名。介於詩與散文之間的韻文,多用來寫景敘事。盛行於漢魏六朝。如:「詩、詞、歌、。」《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及渡湘水,為以弔屈原。」唐.李白〈大獵〉:「白以為者古詩之流,辭欲壯麗,義歸博達。」

4.資質。如:「稟」。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古代文體名,是一種押韻的文體,由楚辭演變而來. 這種體制是較為特殊的. 由外表看去非詩非文,而其內卻又有詩有文,可以說是一種詩文的混合體. 《毛詩序》把“”作爲《詩經》“六義”之一,解作「鋪」的意思,指「鋪陳言志」的手法. 「」也有朗誦之意,如《漢書·藝文志》“不歌而誦謂之. ” 戰國後期趙人荀卿《篇》,最早以“”名篇,“”開始被用作文體的名稱. 漢代人看到了戰國屈原、宋玉等楚國文人的楚辭與的密切關係,把楚辭和荀卿的統稱爲“辭”,並把屈原看作“辭之祖”. 西漢賈誼、枚乘、司馬相如代表的漢,多長篇鉅製,又稱「古」、「大」. 東漢三國延續張衡以後的短小篇幅,題材擴大了,也更富有抒情的成分. 代表性作品是曹植的《洛神》、王粲的《登樓》. 西晉時,陸機的《文》,是中國文學批評的重要著作,而左思的《三都》,一 現即造成了「洛陽紙貴」的效應. 向秀的《思舊》為悼嵇康而作,深切而感人. 到了東晉,陶淵明著名的《歸去來辭》是辭中的名篇,沒有半點雕琢,真實描繪了脫離官場、回歸田園懷抱的喜悅心境. 到了齊、梁,由於沈約、王融聲律學的鼓吹,且駢文流行...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d1f4487eaea3766474ed948bc01eb22 2f8e81208801925685358dfed15d961123a4460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