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

ㄘˊㄍㄜㄈㄨˋ

shī cí gē fù

解釋

韻文的總稱。《儒林外史》第三回:「童生詩詞歌賦都會,求大老爺出題面試。」《紅樓夢》第四○回:「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語,比上一句,都要協韻,錯了的罰一杯。」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詩詞歌賦,泛指使用漢語和傳統格律創作的韻文,包括賦、詩、詞、曲等. 一般認爲,中國最早的詩歌是上古時期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其中最早的詩作於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 到了戰國時期,在南方的楚國華夏族和百越族語言逐漸融合,其詩歌集《楚辭》突破了《詩經》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體現南方語言的特點. 漢代時樂府詩形成. 樂府詩是爲了配音樂演唱的,相當於現在的歌詞. 這種樂府詩稱爲“曲”、“辭”、“歌”、“行”等. 三國時期以建安文學爲代表的詩歌作品吸收了樂府詩的營養,爲後來的格律更嚴謹的近體詩奠定了基礎. 到了唐代,中國詩歌出現了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 律詩押平聲韻,每句的平仄、對仗都有規定. 絕句的規定稍微鬆一些. 另外,在宋代達到頂峯的詞也是漢語韻文的一種重要形式. 詞的格式要依從一些固定的詞牌,以便於配以樂曲演唱. 自元代開始,中國詩歌的黃金時期逐漸過去,文學創作逐漸轉移到戲曲、小說等其他形式. 在日本,從奈良時代開始,文人因為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而開始仿照漢語的詩的形式來創作日本詩歌. 751年,日本最早的...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fb70dc52a7bdbd952fe13bc1b5a4feaa 074f558387793a14d3734719c79ce0203b7af78d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