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13 20

ㄕˋ

shì

解釋

1.解說、說明。義、詮

2.解除、排解。懷、如重負、盡前嫌

3.赦免、放開。放、開、獲

4.放下、捨去。位、

5.佛教始祖迦牟尼的簡稱。後泛指佛教。氏、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名]

1.佛教始祖迦牟尼的簡稱。唐.王勃〈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十千天子,新朝帝之宮。」

2.泛稱佛教。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下.滇遊日記九》:「他處皆盛於道,而此獨反之。」

3.姓。如南朝梁有道安。

[動]

1.解說、說明。如:「解」、「注」、「詮」。

2.解除、消散。如:「懷」、「冰」、「如重負」、「盡前嫌」。《國語.晉語四》:「遂伐曹、衛,出穀戍,宋圍。」

3.放開、赦免。如:「放」、「開」、「保」。漢.王充《論衡.變虛》:「方伯聞其言,其罪,委之去乎?」

4.放棄、捨去。《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諸侯位,以間王政。」《史記.卷九七.酈生傳》:「農夫耒,工女下機。」

5.脫下。如:「甲」。《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食監奏未服,未可御故食。」唐.顏師古.注:「,謂解脫也。」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佛教(英語:Buddhism)從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現今尼泊爾、印度邊界間靠近尼泊爾)的王室王子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據稱達成了解脫生死的修行目標、且擁有了相關能清晰教導眾生佛法的佛陀專屬能力後,在約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的“苦、集、滅、道”的教導內容. 在佛陀去世後,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因緣際會(例如某些弟子因為對佛陀的思念而予以神化、及婆羅門教內容的梵化滲透)趨於更明顯的宗教化,爲現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對於世界上,尤其是東亞、中南半島文化具有深刻的影響,此外在中亞、南亞、南洋羣島地區的文化曾具有廣泛的影響,現正在向歐洲、非洲、北美洲發展. 佛教經歷史發展,通過南、北兩條傳播途徑,現代存在南傳佛教這支路徑主要傳播的是上座部佛教的教義(這派以聲聞乘的教法為主,但也有若干菩薩乘的教法,參見南傳菩薩道詞條)、北傳佛教這支路徑主要傳播的是大乘佛教的教義,其中與北傳佛教的傳播路徑所相應的大乘佛教的內容,又可再細分為漢傳佛教或稱(大乘佛教的)顯宗,以及藏傳佛教或稱(大乘佛教的)密宗;故也有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大乘佛教)、藏傳佛教(從大乘佛教之中再特別析分出祕密大乘佛教)三分法. 佛...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aa3a99ca74855887aa081548e7f218c d881955c2f3a95669611686b36e5f06643ef19f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