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部首以外筆畫 | 總筆畫 | 又 | 6 | 8 |
---|
shòu
1.收得、接納。例接受、受到優待、受之有愧
2.容納、容忍。例承受、受不了
3.遭、被。例遭受、受挫、受凍
4.中、適合。例他說的話很受聽。
[動]
1.收得、接獲。如:「受到優待」、「受之有愧」。唐.李白〈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三軍受號令,千里肅雷霆。」
2.容納、容忍。如:「承受」、「受不了」。《易經.咸卦.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唐.杜甫〈南鄰〉詩:「秋水纔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3.被、遭到。如:「受挫」、「受凍」、「受批評」、「受驚嚇」。
[副]
中、適合。如:「他說的話很受聽。」
受(梵語、巴利語:),佛教術語,意指情緒. 當感官,外境,以及意識三者聚合(觸)時,所升起的內心感覺,即是受. 通常可以概分為痛苦(苦受)、快樂(樂受)以及沒有特殊感受(不苦不樂受)三者. 它是十二因緣的第七支,為五蘊之一,又名受蘊、受陰,包括感受等,屬於心的一種作用. 南傳佛教對感受有非常詳盡的探討. *受蘊,包括“受”的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優劣、遠近等等 . 而“受”是感受及體驗目標的心所,此感情爲對某種體驗的感受,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生的複雜感情 . *樂受、苦受、捨受(不苦不樂受):此三受分別和貪瞋癡三毒對應. *感受的可意和不可意,完全是個體的主觀判斷,同樣的外在刺激,對不同個體會很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因為有六受身的感受、覺知,有情才能學習世間技藝與修行世間法出世間法. * 三種受: ** 苦受 ** 樂受 ** 不苦不樂受 * 六受身:將六根觸六塵境界的受,稱作六受身,也是受陰的一類. ** 眼受身 ** 耳受身 ** 鼻受身 ** 舌受身 ** 身受身 ** 意受身 *生滅 *無常 *苦 *空 *無我 #膽汁 #痰液 #風 #生理反應...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d01afbab338e9e25ab0fff0cd3d0a462 | 41eba472b4f4e4774186434fc6dff34daf764d1f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