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城

ㄕㄡˋㄒㄧㄤˊㄔㄥˊ

shòu xiáng chéng

解釋

漢、唐築以接受敵人投降的城。漢故城在今內蒙古烏拉特旗北;唐則築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受降城,漢朝初以接受匈奴貴族投降而建. 唐朝又新修築三受降城. 漢及三受降城皆築於北緯40度線以北的河套北岸及漠南草原. 唐朝時亦單稱河外三城,因後突厥汗國的興起而由朔方節度使張仁願修築,成爲陰山沿線黃河外側駐防城羣體. 又與豐安軍、定遠軍統稱爲河外五城. 漢受降城位於秦漢長城以北,大致在朔方郡高闕關(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石蘭計的狼山山口)西北的漠南草原地帶,於前105年爲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築,是自西漢以來在文獻所載的受降城中,唯一一座真正爲接受敵人投降而建的受降城,也是距離最遠的一座. 北魏時稱比干城,在北魏與柔然汗國的邊界上,448年拓跋晃隨其父北魏太武帝討伐柔然,至漢受降城,不見柔然人,積糧於城內,置兵戍而班師. 漢受降城爲公孫敖所築,前105年烏維單于死,其子兒單于繼位,其年冬匈奴遇大雪,牲畜多飢寒死,時匈奴部衆不安,左大都尉欲殺兒單于詹師廬以降漢朝,遺使廠求派兵接應. 漢朝遣公孫敖在塞外築受降城,駐兵以接應左大都尉. 前103年,漢朝遣趙破奴率2萬餘騎兵出朔方郡,至浚稽山(今蒙古國南戈壁省內)接迎左大都尉而班師. 不料事泄,左大都尉爲兒單于所殺,遂發左方兵攻漢朝...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ddc5cd597386401fc8fcdc5a7e82bdd 2a905904f95adb3ea38cb50b0a9bb7fd42027a3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