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ㄉㄠˋㄉㄜˊㄐㄧㄥ

dào dé jīng

解釋

春秋時老聃所撰老子的別名。參見「老子」條。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先秦時期的古籍,相傳為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所著 . 《老子》為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性經典,亦是道教尊奉的經典. 至唐代,唐太宗命人將《道德經》譯為梵語;唐玄宗時,尊此經爲《道德眞經》. “老子言道德之意,著書上下篇”,據帛書本為上篇〈德〉、下篇〈道〉;通行本為〈道〉在上,〈德〉在下. 上、下篇在各版本分章不定. 通行本八十一章的分法,最早出自劉向《七略》、《老子河上公章句》,道經三十七章,德經四十四章 . 嚴遵《老子指歸》分為德經四十章,道經三十二章. 馬王堆帛書本、郭店楚簡本有分章符號,但未形成今本「八十一章」的格局 . 北大漢簡本為德經四十四章,道經三十三章 . 《道德經》以哲學意義之「道」與「德」為綱,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理,而多以政治為旨歸,對傳統思想、科學、政治、文學、藝術等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 後世通行的註解本,以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河上公《老子章句》流傳最廣. 相傳是老子留下約五千言的著作. 關於本書作者,漢代以來傳統說法認是春秋末年老子所著,自民國初年疑古派學者開始,認為是戰國末期的人所作,假託為春秋時期的老子所作,...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e23a666c8cbab9e447f396743d03825 13808ae42ea804cb1eee5e2e47b5a3e144ab559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