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不變

ㄔㄥˊㄅㄨˋㄅㄧㄢˋ

yī chéng bù biàn

解釋

1.本指刑罰一經執行,犯人或死或傷的事實,絕不可改變。後指一切依然如故,沒有什麼改變。語本《禮記.王制》。這裡的景物十年來仍是一成不變,令人感覺非常熟悉。

2.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做事若是一成不變,不隨時代改進,總有一天會被淘汰。

相反詞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刑罰一經執行,犯人或死或傷的事實,絕不可改變。語本《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引申為事物一經形成,即不易改變。唐.白居易〈太湖石記〉:「然而自一成不變以來,不知幾千萬年,或委海隅,或淪湖底。」後多用來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也作「一成不易」。

相似詞

相反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刑罰一經執行,犯人受刑的事實,就無法改變。語本《禮記.王制》。後用「一成不變」引申指事情既定之後,從不改變。

典源

《禮記.王制》凡聽五刑之訟,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以權之;意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悉其聰明,致其忠愛,以盡之。疑獄,汜與眾共之,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成獄辭,史以獄成告於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獄之成告於王;王命三公參聽之,三公以獄之成告於王。王三又1>, 然後制刑。凡作刑罰,輕無赦2>。刑者,侀3>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注解〕(1)三又:「又」通「宥」,「三又」即「三宥」。有三件事情可以寬免其罪,一曰不識,二曰過失,三曰遺忘。(2)輕無赦:觸犯刑罰,雖屬較輕者亦不能赦免。(3)侀:音ㄒ|ㄥˊ,定型的意思。

典故說明

《禮記.王制》中描述古代的司法制度,犯人的罪行一旦判決之後,君王先命三公共同審理,之後三公再將判決書呈交給君王。君王看了判決書之後,得依「因無知而犯罪」、「因過失而犯罪」、「因遺忘而犯罪」三種情形,酌量給予減刑,最後裁定刑罰。刑罰一旦裁定,即使只是輕微的小罪,也必須澈底執行,不得赦免。因為一旦犯罪成立,刑罰就會加在身上;一旦刑罰加到身上,就不可能再改變了。所以一個君子在裁定刑罰之前,必定會竭盡心力來審理案件。後來「一成不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引申指事情既定之後,從不改變。

書證

01.唐.白居易〈太湖石記〉:「然而自一成不變已來,不知幾千萬年,或委海隅,或淪湖底。」02.宋.葉適〈上韓提刑書〉:「惟法令制時之要,而經術飾治之餘,二者之間,久焉難居;一成不變,無乃過中。」03.宋.太宗〈令天下繫囚十日具犯由收禁月日奏詔〉:「故三聽行誅,聖人之所至慎;一成不變,君子之所盡心。」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事情既定之後,從不改變。

【使用類別】用在「毫無變化」的表述上。

【例句】<01>從變的角度來看,天底下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02>萬物是否可能一成不變呢?這是個有趣的哲學問題。<03>社會變化快速,做事原則不能一成不變,當因時制宜。<04>父親一生守著一個一成不變的原則,那就是信實、負責。<05>假如你說的有道理,我自然服你,我也不是個一成不變的人。<06>社會在進步,法規自然也應隨著時宜而做調整,不能一成不變。<07>目前情勢已有所改變,我們可能無法堅持既定原則,一成不變。<08>婚後幾十年一成不變的生活讓她覺得累了,她很想飛出去尋找自己的天地。

相似詞

相反詞

成語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cb5a2e469903ff996556e4f6b00cab7 ff30ee6843d371b9af4eeb4e626ca1fca83f6b4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