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勇

ㄧˋㄩㄥˇ

yì yǒng

解釋

義勇為。他拔刀相助的義勇舉動,令人欽佩。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見義勇為。《漢書.卷七○.陳湯傳》:「策慮愊億,義勇奮發,卒興師奔逝,橫厲烏孫。」

2.宋代兵制,選民為兵稱為「義勇」。《宋史.卷一九○.兵志四》:「慶曆二年,籍河北強壯,得二十九萬五千,揀十之七為義勇,且籍民丁以補其不足。」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義民信仰是指奉祀「義民」的宗教信仰. 「義民」本義為「義勇之人民」,而「義」或為「亂」往往無關「忠」與「奸」,而關乎於人們的分類意識、在動亂時代的自保、對維持地方秩序的需求 . 人們為感謝這些因捍衛自身族羣利益而犧牲的成員,遂立祠、廟等供奉,相關廟名包括義民廟、義民祠、褒忠祠等. 由於拓墾臺灣的移民身分多元如閩南泉州人、閩南漳州人、粵東潮汕人與客家人等等,遂容易因族羣差異、利益糾紛等因素產生分類械鬥;此外對統治政權、官員的不滿亦常造成民變、戰爭,無論發起或抵抗方往往皆產生大量傷亡. 為了追念亡者、安撫生者,羣體成員經常尊這些犧牲者為「義民」並建廟供奉. 而在臺灣義民信仰中,以褒忠亭義民廟為主之客家義民信仰最為知名,遍佈範圍也最廣. 至於臺灣的泉州裔閩南人義民信仰方面,可見北港義民廟. 在香港,除了土客衝突、抗英事件中的犧牲者外,村落間械鬥之死者也會被本村村民視為義民,例如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城門八鄉村民與荃灣村民因積怨發生械鬥,雙方激戰長達三年,直至鄰近川龍耆老出面調停才寢息鬥爭,各有17人戰死. 荃灣村民念各人功在鄉井,乃於荃灣天后宮偏殿設立「義勇祠」以崇德報功...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c04ff88b5907f8bc4fcb8c31e4252b6 fe60cccd2ca1dcd061e83fbec4a6ea0eb579cba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