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

ㄉㄚˋㄒㄩㄝˊ

dà xué

解釋

1.國家最高學府。依我國現行學制,分文、理、法、商、農、工、醫等學院,每個學院又分若干學系。凡具備三個學院以上者稱為「大學」,不足者稱為「獨立學院」。這所大學素以優良學風聞名,吸引不少學子前往就讀。

2.《禮記》篇名。相傳為曾子所撰,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宋朱熹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大學》的內容,說明了古人修德進業的過程。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高等教育機構。依學科領域分為不同學院,每學院又分若干系所或學程。

2.學成而治國。《禮記.大學.注》:「大學者,以其博學而可以為政也。」

3.《禮記》篇名。相傳為曾子所撰,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至宋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大學是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授權頒發副學位和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 現代的大學通常包括授予副學位和學士學位,下設不同學院及學系,以及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所. 「大學」一詞除了指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的《大學》外,尚指聚集在特定地點整理、研究和傳播高深領域知識的機構. 根據文獻記載,大學作為一種具有高等教育職能的機構,可以追溯到五帝時期的成均和上庠;董仲舒謂:“五帝名大學曰成均,則虞癢近是也”. 虞舜時,成立上庠,“上庠”即“高等學校”的意思;鄭玄:“上庠為大學,在王城西郊. ”以後夏朝的東序,商朝的瞽宗,周朝的辟雍,均是當代位於京師的最高學府. 戰國時期,齊國國君田齊桓公建立的稷下學宮是一種由官方主辦、私人主持的辦學模式. 中國思想史上不可多見、蔚爲壯觀的“百家爭鳴”,可見於稷下的記載. 孟子、淳于髡、鄒衍、田駢、環淵、魯仲連等戰國名學者,名氣稍遜的彭蒙、季真、王鬥、田巴等都曾在此講學,荀子更是做過祭酒(相當於校長),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寫照. 中國在漢朝時,長安設立太學為最高學府,而地方也開始設立郡學、州學、府學、縣學等供同齡學生學習的的地方,俾使出色的學生可進...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ㄊㄞˋㄒㄩㄝˊ

tài xué

解釋

古代成人接受教育的學府。《大戴禮記.保傅》:「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髮而就大學。」也作「太學」。

重編國語辭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db8621cdf7559c886d8836f2a650205 6b33ce2bd56c63b77d113259edf8121df6d2b6b4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