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

ㄍㄨㄢˋㄒㄧㄥˋ

guàn xìng

解釋

物理學上指物體未受外力時,靜者恆靜,動者恆動的性質。煞車時,身體會依慣性作用而往前傾倒。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物理學上稱物體未受外力時,靜者恆靜,動者恆動的性質。如:「公車啟動或剎車時,乘客身體前傾後仰是一種慣性作用。」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在物理學裡,慣性(inertia)是物體抗拒其運動狀態被改變的性質. 物體的慣性可以用其質量來衡量,質量越大,慣性也越大. 艾薩克·牛頓在鉅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定義慣性為: 更具體而言,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存在某些參考系,在其中,不受外力的物體都保持靜止或等速直線運動. 也就是說,從某些參考系觀察,假若施加於物體的淨外力為零,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與方向恆定. 慣性定義為,牛頓第一定律中的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 滿足牛頓第一定律的參考系,稱為慣性參考系. 稍後會有關於慣性參考系的更詳細論述. 慣性原理是經典力學的基礎原理. 很多學者認為慣性原理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遵守這原理,物體會持續地以現有速度移動,除非有外力迫使改變其速度. 在地球表面,慣性時常會被摩擦力、空氣阻力等等效應掩蔽,從而促使物體的移動速度變得越來越慢(通常最後會變成靜止狀態). 這現象誤導了許多古代學者,例如,亞里斯多德認為,在宇宙裡,所有物體都有其「自然位置」──處於完美狀態的位置,物體會固定不動於其自然位置,只有當外力施加時,物體才會移動. 文藝復興之前,在西方哲學裡最被廣泛接受的運動理論是...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4e8c42bdc7c9b9052e0c0bac336faf7 fbdb4722fa2e3a4f3651b7086750ad51e6f69df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