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嶺古道

ㄘㄠˇㄌㄧㄥˇㄍㄨˇㄉㄠˋ

cǎo lǐng gǔ dào

解釋

位於臺灣東北部的歷史古道。開闢於清嘉慶年間。由臺北盆地溯基隆河而上,翻越三貂嶺與草嶺而進入宜蘭。即橫亙於今新北市貢寮區至宜蘭大里的丘陵地帶。是清朝先民入臺的移民路線之一。古稱「淡蘭古道」。全長約十公里。途中金字碑、虎字碑、雄鎮蠻煙刻石都是有名的古蹟。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草嶺古道,是一條連接臺灣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與宜蘭縣頭城鎮大里山區的步道. 屬古代淡蘭古道北路一部分,亦為目前僅存的路段之一. 「草嶺」之名得自海拔較高處道旁山嶺芒草生長茂盛,幾乎不存其餘樹種. 古道長約8.5公里,途中有雄鎮蠻煙碑、虎字碑等經過政府審查認定的古蹟,於埡口及宜蘭縣部分可遠望龜山島. 在失去運輸用途後,古道近年來已成為熱門景點,目前由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負責經營管理. 草嶺古道據聞古代由臺灣原住民平埔族逐步闢建,方便連絡雪山尾稜兩側的交通. 據《臺灣省通志》記載,一位臺灣原住民平埔族闢建了臺北與宜蘭間的山路,後來的人也都循著這條路線,出入往來兩地,這就是最早見諸文獻上的淡蘭古道. 淡即淡水廳,以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為其起點. 蘭則為噶瑪蘭廳(今宜蘭縣),貫通山區的這條道路就叫做「淡蘭古道」. 由艋舺前往噶瑪蘭,必須經過三貂嶺與草嶺兩座山脈,因此,淡蘭古道又可分為「三貂古道」與「草嶺古道」. 又有一說淡蘭古道是由嘉慶12年(1807年),臺灣知府楊廷理所開. 清朝同治年間,於同治5年調任臺灣的臺灣鎮總兵劉明燈,就任一年後,在他走過的淡蘭...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1fd482d64ff14df73b9c3f9e460a20d f2215fc9ef983a548310b923b2dd89760af0bde2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