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ㄊㄧㄢㄒㄧㄚˋㄒㄧㄥㄨㄤˊㄆㄧˇㄈㄨㄧㄡˇㄗㄜˊ

tiān xià xīng wáng , pǐ fū yǒu zé

解釋

語本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七.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指國家的盛衰是全國人民的責任。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顧炎武,原名絳,字忠清. 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亦曾化名蔣山傭. 學者尊爲亭林先生. 明朝直隸崑山縣(今江蘇蘇州崑山)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 知識淵博,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明末三大儒”、“明末三先生”或“明末三大思想家”. 一說以慕文天祥學生王炎武(王炎午)為人,一生不願出仕蒙古異族,改名炎武 . 顧炎武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生父顧同應,生母何氏. 顧氏爲江東世族,曾祖顧章志為南京兵部右侍郎. 徐 學、徐秉義、徐元文三人是顧炎武的外甥. 顧炎武過繼給去世的堂叔顧同吉為嗣,養母是王逑之女,顧同吉的未婚妻,十六歲未婚守節,“晝則紡織,夜觀書至二更乃息”,獨力撫養顧炎武成人,教以嶽飛、文天祥、方孝孺忠義之節. 天啟六年(1626年),十四歲取秀才,與歸莊友好,即加入復社,“砥行立節,落落不苟於世,人以爲狂”, 二人個性特立耿介,時人號為「歸奇顧怪」 ,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學問宗旨. 由於屢試不中,“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 以為“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盛於鹹陽之郊”, 故退而讀書,“歷覽二十一史、十三朝實錄、天下圖經、前輩文編...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50224213f3cdf155450ce79ed2e405c eac4dcf9dc737f983a8f20a78b8cd32f19d52a3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