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絲

ㄏㄨㄚ

huā sī

解釋

被子植物雄蕊支撐花葯的絲狀或柱狀構造,其頂端即著生花葯。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傳統上稱為 雄蕊(stamen)的構造,現在稱為 雄花器(androecium),是被子植物花的雄性生殖器,作用是產生花粉. 雄蕊輪狀或螺旋狀著生於花托上,位於花被內側及雌花器外側(黴草科中的少數成員為例外,其中最著名者為Lacandonia schismatica). 雄蕊的主要構造可分為花絲及花葯. 一種植物的花一般有固定的雄蕊數量(最常見的爲每花6枚),但也有例外. 多數花的雄蕊長度相等;長度不相等的又可分爲四強雄蕊(十字花科),二強雄蕊(脣形科)等. 雄蕊下部細長絲狀的部分稱爲「花絲」,起承託花葯和在花發育過程中傳送養分的作用. 花絲因植物種類不同有離生或合生的分類,合生雄蕊又可分為單體雄蕊(連合成一束)、二體雄蕊(連合成二束)及多體雄蕊(連合成多束)等,單一一束稱為雄蕊柄(androphore). 有些植物例如梔子的花絲完全消失,而美人蕉科及薑科花中不孕性雄蕊的花絲則擴大成花瓣狀. 端頭膨大、生長花粉的囊狀結構稱爲花葯. 按照花葯在花絲上的附着形式,可分爲全着葯(花葯完全附着在花絲上,例如蓮),底着葯(只有基部附着,如莎草),揹着葯(背部附着,如山茱萸等),丁字着...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6b52aca2541608d7f4db0cf6cbea930 e8acf029f0b58c04053b0858e8dd09cc8607ed9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