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經

ㄋㄢˊㄏㄨㄚˊㄐㄧㄥ

nán huá jīng

解釋

書名。《莊子》一書的別稱。唐玄宗天寶元年,下詔稱《莊子》一書為《南華真經》,後簡稱為《南華經》。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莊子》一般認為是集合了莊子及其後學的篇章,整理而成,分爲內篇、外篇與雜篇. 道教中奉《莊子》為經典,也稱爲《南華真經》或《南華經》. 民國以來,多認為內篇為莊子言行、外篇為弟子雜說、雜篇為後世學人敷衍逐漸成為定說. 據司馬遷《史記》所載,《莊子》有十餘萬言,由漢至晉之間,都為五十二篇. 今本所見《莊子》則為三十三篇,七萬餘言,應是郭象作注時所編定. 歷代《莊子》注本,以郭象注、成玄英疏解最為重要. 嚴靈峯所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正、續二編已經多達數百部注本. 今人王叔岷所著《莊子校詮》最為精詳. 魏晉玄學稱《老子》、《莊子》、《易經》為「三玄」,為清談的主要典籍. 唐代時,《莊子》與《文子》、《列子》、《亢倉子》並列爲道教四子真經. 列禦寇中有莊子言行,借盜跖微言大義. 《莊子》標誌先秦散文已經由語錄體發展到了成熟階段,也標誌着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莊子》書分內、外、雜篇,乃由戰國中晚期逐步流傳、揉雜、附益,至西漢大致成形;然而當時流傳版本,今已失傳. 目前所傳《莊子》三十三篇,已經郭象整理,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 內篇大體可代表戰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而外篇、雜篇發展則...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706985e8005d6ee4594bd90e9e32b22 e788bfc9fc9e3647076a7a0365f1393732858356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