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bǐ jiào yǔ yán xué
一種語言研究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研究者把相關的語文或者一種語文,在不同階段的歷史發展及不同地區的變遷裡,所見到的一組一組相同的語音、語法和語彙列出來,一一加以分類研究。
歷史比較語言學(comparative linguistics),原作比較文獻學 ,中文習稱歷史比較語言學. 作為歷史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其目標是確定語言間的歷史親緣關係;即是研究語言在語音、詞彙、文法上歷時變化的學科. 親緣關係即暗示著共同的來源或共同的祖語,比較語言學致力於重構(中國的語言學者習稱爲「構擬」)祖語並標識出已被文獻記載的語言變化的痕跡. 為了區別重構的形態和實際出現過的形態(指文字),一般在記錄構擬詞語的文字前面加上星號(*)標記. 比較語言學有2種研究途徑. 歷史比較語言學:以歷史的和比較的方法對具體語言進行研究的歷史比較語言學(如印度日爾曼學/比較文學). 結構比較語言學:以語言共性爲研究對象的(每種自然語言所顯現的在其他所有語言中都能得以體現的共同特徵,如語言結構的特徵)廣義比較語言學. 而比較語言學的基本方法是比照法,通過該方法對語音系統、形態系統、語法和語彙進行比較. 原則上,在有親緣關係的兩種語言之間,各種差異都應該能夠得到合乎情理的解釋,也都對應著系統的演變. 以比照法得出的構擬結果雖然僅是理論上的假設,但往往也會有預言的效力. 比如在一個典型的實例...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a250a963925ce65946e1c3a7f7ccf023 | e1688de8b8ffbcbdf1ea9464974581d14a0f7d62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