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利忘義

ㄐㄧㄢˋㄌㄧˋㄨㄤˋㄧˋ

jiàn lì wàng yì

解釋

看見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見利忘義的人很難交到知心的朋友。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看見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唐.王勃〈送劼赴太學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絕,輕進苟動,見利忘義,雖上一階履半級,何足恃哉!」《三國演義》第三回:「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

相似詞

相反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語出《漢書.卷四一.樊噲等列傳》。△「利令智昏」、「見利忘親」

典源

《漢書.卷四一.樊噲等列傳》贊曰:「仲尼稱:『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言士不繫於世類也。語曰:『雖有茲基,不如逢時。』,信矣!樊噲、夏侯嬰、灌嬰之徒,方其鼓刀僕御販繒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勤)〔勒〕功帝籍,慶流子孫哉?當孝文1>時,天下以酈寄2>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若寄父為功臣而又執劫,雖摧呂祿,以安社稷,誼存君親,可也。」〔注解〕(1)孝文:劉恆(西元前202∼前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2)酈寄:漢朝人,字況,生卒年不詳。

典故說明

漢高祖過世後,即位的惠帝生性懦弱,由母親呂后掌握政權,其間殘害劉氏親屬,大力提拔呂氏宗親。呂后一死,宰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想趁機剷除呂氏外戚的勢力,但是周勃一直無法順利入主當時由呂祿掌管的北軍。陳平和周勃知道酈寄和呂祿是好友後,就挾持酈寄的父親酈商,要他騙呂祿出遊,酈寄沒辦法,只好答應。周勃入據北軍後,先誅殺呂祿,接著一一剷除朝中呂氏勢力,使得漢文帝順利的繼位。班固在《漢書》中記載這則歷史事件,並且做下評論:漢文帝時,天下人都認為酈寄不顧道義,出賣朋友。但酈寄會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救父親,一方面為了國家的安定,不能說他出賣朋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後來「見利忘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書證

01.《漢書.卷四一.樊噲等列傳》:「贊曰:『……當孝文之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源)02.《晉書.卷一二九.沮渠蒙遜載記》:「史臣曰:『……然而見利忘義,苞禍滅親,雖能制命一隅,抑亦備諸凶德者矣。』」03.《法苑珠林》卷七四:「故臨財苟得,非謂哲人;見利忘義,匪成君子。」04.唐.王勃〈送劼赴太學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絕,輕進苟動,見利忘義,雖上一階、履半級,何足恃哉!」05.明.徐《殺狗記》第三六齣:「柳龍卿、胡子傳見利忘義,反覆小人,著枷號市曹三個月。」06.《西遊記》第八○回:「似你這個重色輕生,見利忘義的&n00463-1.jpg;糟,不識好歹,替人家哄了招女婿,綁在樹上哩!」07.《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似這等人,也算做穿窬小人中大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臨財苟得,見利忘義,一班峨冠博帶的不同。」08.《紅樓夢》第五六回:「探春笑道:『雖如此,只怕他們見利忘義。』」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貶義。

【使用類別】用在「貪財圖利」的表述上。

【例句】<01>做人要講義氣,不能見利忘義。<02>你這樣見利忘義,沒人敢和你做朋友。<03>見利忘義的人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04>他一向見利忘義,貪汙、收賄樣樣都來。<05>他雖然很能幹,但見利忘義,得小心提防。<06>只要有錢,這個見利忘義的小人什麼都肯做。<07>這個見利忘義的人,你還跟他合作,哪天被出賣了都不知道。

相似詞

相反詞

成語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f775f8b0d71f58561469995d03aeb6a d651a7180efc408c2e09238d4656748291642c1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