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wǔ zú gòng hé
清末革命時,革命黨人首倡此議。即推翻滿清政府,結束中國數千年專制政體,合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組成共和政體的國家。
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憲運動的“五族大同”,是中華民國成立初期的政治口號. 這一原則強調了在中國的五大族羣和諧相處. 以五色旗作爲國旗,分別代表漢(紅);滿(黃);蒙(藍);回(白);藏(黑). 其中“回”在當時泛指回教民衆,亦指回疆各民族,包括新疆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等. 清朝曾將新疆稱爲回疆. 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憲運動的“五族大同”. 奉慈禧和光緒之命考察外國憲政歸來的滿人大臣載澤和端方等《條陳化滿漢畛域辦法八條摺》,主張“憲政之基在弭隱患,滿漢之界宜歸大同”,“放棄滿洲根本,化除滿漢畛域,諸族相忘,混成一體”. 同時,以烏澤聲、恆鈞、穆都哩、裕端等一批滿族留日學生爲主,在東京、北京創辦《大同報》及《北京大同日報》,專門以提倡“漢滿人民平等,統合滿、漢、蒙、回、藏爲一大國民”爲宗旨,宣傳“五族大同”. 五族大同是清末立憲派的主流思想,包括梁啓超等亦支持此思想. 1907年,楊度在其主辦的《中國新報》刊登《金鐵主義》,鼓吹五族立憲論,宣傳“五族合一”、“五族一家”. 楊度認爲,領土、人民、統治權爲國家之至關重要的要素,從王朝到現代民族國家的轉型之路中有三個要素堅決不能改變,即“國民...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9a0cf1021b0c2dff019e5dfe453ddb7a | cd714cd1a8f9352b9f5d10bfea0eac9d8f6543ea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