餈粑

ㄘˊ˙ㄅㄚ

cí ba

解釋

一種用糯米做成的食品。將蒸熟的糯米搗爛成泥,揉成餅狀,使其陰乾,能久儲。蒸、煮、油炸皆可食。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餈粑是中國的一種民間傳統食品,是餈、打糕的一類,廣泛分佈於南方地區和少數北方地區如香港、廣東、福建、廣西、貴州、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江蘇等地. 打餈粑是一種傳統的節日風俗,多爲慶祝新年等節日,每個地區因民族及習俗不同而各有差異. 在中國大陸,作為賀年食品的餈粑一般會在臘月製作,在農村,一般整個家族都會在一起打餈粑,以慶祝即將到來的新年,而在臺灣則多於婚喪喜慶活動,或廟會拜拜聚會時,經常用餈粑招待賓客,製造過程中會引入機器代替,比如會將泡過的糯米用機器磨成米漿,之後蒸熟,再後續處理,跟傳統方式由熟糯米捶搗出黏性的方法不完全一樣 . 日本、朝鮮等地也有類似的食品,但製作及食用方法有所區別. 將糯米用水浸泡一天以上,將水濾乾之後蒸熟. 將蒸好的餈粑放在石臼裡面,用大木槌等工具舂爛至膠狀. 然後將這團膠狀物放入灑上糯米粉的器皿中揉搓,有些地區由兩人進行,一個拿着木槌站着敲打,另外一個蹲着用手將餈粑揉成團狀. 每打一下揉一次. 用模具製成各種形狀或直接製成餅狀或團狀,其大小會依據具體的用途而定. 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晾乾. 待要食用時,可以油炸,水煮或直接用火烤熟...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f7f67ce888921aca2b3095ae3f815f0 cbbf4daf9509cfe47a5dbb0b50096d9af6fc96d2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