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8 10

ㄘㄤ

cāng

解釋

儲藏穀糧或貨物的地方。、貨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名]

1.收藏穀物的地方。如:「米」。唐.聶夷中〈田家〉詩二首之一:「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

2.泛指屯聚物品的建築物。如:「貨」、「鹽」。

3.船的內部。通「艙」。宋.楊萬里〈五月初二日苦熱〉詩:「船周圍各五尺,且道此中底寬窄。」

4.姓。如春秋時周有葛。

[形]

青色的。通「蒼」。《禮記.月令》:「駕龍,載青旂。」

[副]

匆促的樣子。參見「皇」、「卒」等條。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方國或方國部落是指中國商之際時的諸侯部落與國家. 現今學者對這些方國的認識主要來源於商朝晚期的殷墟遺址出土的甲骨卜辭,卜文中多以“某方”的形式稱呼這些部落國家,所以稱作“方國”. “方國”一詞最初由孫詒讓在《契文舉例》中提出. 《周易·既濟》篇載,“方,國也”. “方”便是“所有的國”,甲骨文中稱爲“多方”. 在甲骨卜辭中,有稱爲“某方”的國,又有不稱“某方”的國. 狹義的方國僅包含那些稱爲“某方”的國,而廣義包括所有的與商王朝對稱的國. 多數方國規模較小,僅僅是一些原始的氏族部落,但還有少數方國規模較大,已經具備了完善的國家機構. 如土方、羌方、周方等大的方國甚至達到了能與當時中原共主王朝商朝平等抗衡的規模. 目前可辨別的方國有150餘個. 使用的名稱是商部落給這些方國附上的他稱,其中與商部落敵對的方國的名稱多爲貶稱,而與商部落友好的方國的名稱多爲中性名稱. 判斷甲骨卜辭中的國名是否屬於廣義的方國主要根據以下8種標準: # 甲骨文中稱方的,“某方”、“方某”; # 甲骨文中稱爵的,“某侯”、“侯某”、“某白”、“白某”、“某子”、“子某”; # 甲骨文中稱子的,“某子”、“子某”;...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7d9f1df9024270ead572bf0fef8d3b0 caabedc353b4d831a907045e7086f4e08fa2d4f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