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道

ㄧㄣˇㄉㄠˋ

yǐn dào

解釋

1.帶路。童子軍在前引道,使各隊運動員依序進入會場。

2.在橋梁兩端附近,自平地漸漸高起,而連接高處橋身,以便流通上下橋交通的斜長坡道。橋上發生了連環車禍,使得車輛一路回堵到引道上。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起程、出發。《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每當出師,朝受詔,夕即引道,初無辦嚴之日。」

2.帶路。《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先生如要先去,兄弟引道罷。」

3.在橋梁兩端附近,自平地漸漸高起,而連接高處橋身,以便流通上下橋交通的斜長坡道。如:「橋上發生了連環車禍,使得車輛一路回堵到引道上。」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又稱 ,是工程學上的術語,通常是指一小段提供車輛進出主幹線(高速公路、高架道路、橋樑及行車隧道等)的輔助車道 ,或其他主幹線的陸橋、斜道、引線連接道,以及集散道等之附屬接駁路段. 不同組合的上下匝道是構成道路交匯處的主要交通建設. 匝字有環繞之意,Ramp指的是斜坡,早期臺灣國道採土堤建築,考量當時汽車性能與道路斜率,交流道多半採用廻轉半徑大的環道進出高速公路,故稱為匝道. 匝道與主線不同,僅是進出主幹線所必須的設施,屬有關主幹線的接駁路段,一般大多設計為封閉式道路. 進出主幹線的匝道,稱為進口匝道和出口匝道,而兩者是分開來的,車輛只能夠沿匝道單方向行車(見圖2),但臺灣的中山高速公路有些路段的進口匝道同時也是出口匝道,例如五股轉接道. 如果車輛錯過了出口匝道,就不能從進口匝道轉入鄰近的輔路或其他主幹線,只能從下一個出口匝道離開,但全苜蓿葉的系統交流道除外. 而進出高架道路的上匝道與下匝道,亦是一樣,兩者是分開的單向行車道(中山高鼎金系統除外). 交流道的匝道,也是按照其設定的標誌單向行車的. 匝道依車輛交匯形式分以下二種: 又稱平交匝道,只出現在部份車流量不高的非架空幹線...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5d7689b418d4d64688e3e576767c39a c3dc1c0105b3b63c13bb8f58f181c6c320ad188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