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7 11

ㄈㄥ

fēng

解釋

古代邊防警報、求援用的煙火信號。火、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名]

古代邊防警報、求援用的煙火信號。《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夫邊郡之士,聞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唐.杜甫〈秦州雜詩〉二○首之一八:「警急常報,傳聲檄屢飛。」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火,又稱燧、狼煙、狼燧,是一種用於示警的訊號. 白天以燃燒摻有糞便的柴草,釋放濃煙來表達訊息,此稱為「燧」. 夜裡則燃燒加有硫磺和硝石的乾柴,使火光通明,以傳遞緊急軍情,此稱為「」. 通常會在險要處或交通要道上建築用於傳遞這種訊號的高臺,後方看見訊號便知有戰事發生,出兵相助. 《武經總要》記:“唐法:凡邊城候望三十里置一,須在山嶺高峻處,若有山崗隔絕,地形不便,則不限裏數,要在相望;若臨邊界,則火外周築城障”. ,中國最有名有關火的事件是《史記》中記載周幽王的「火戲諸侯」,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火戲諸侯」非史實 .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3b22afa5c37e54fb53c2b685d6c4176 9d31ee0141fc274740fe44e2714823afd57f97a2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