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

ㄒㄧㄠˋㄕㄨㄣˋ

xiào shùn

解釋

孝敬順從父母。孝順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相反詞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侍奉父母,克盡孝道。《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今皇帝寬仁孝順,奉循聖緒。」《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我做媳婦的不能孝順爹媽,反累爹媽,我心裡不安。」

2.敬獻財物。《西遊記》第四三回:「小弟一向蒙恩賜居於此,久別尊顏,未得孝順。」《紅樓夢》第二四回:「不用說這香料自然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來想去,只有孝順嬸嬸一個人纔合式。」

相反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孝或孝道、孝敬,是儒教傳統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尊重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意願,互相包容體諒,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表現. 所謂「百行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 孝是儒家家庭倫理的核心,且很多故事皆以「孝敬」為主圖. 華人彼此間常常會很有不一樣的宗教信仰,但孝順的觀念在華人之間是共通的,據史學者裴達禮(Hugh D.R. Baker)所言,對家庭的尊重的觀念,是各種信仰的華人間唯一的共通點. 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 、孝敬、孝養、孝承等. 孝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的肯定,從而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違背父母的意願行事 . 但若父母行為有所偏差時,就應規勸,不可盲從父母的命令,以免陷父母於不義.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止於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開始. 《孝經·諫諍章第十五》:“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 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廣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5d2ce610031298373c7e65f2c5c41629 9b5bb0f65a075378082d038d4b6566a9b0e6ddd6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