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3 7

ㄓㄤˋ

zhàng

解釋

1.輔助走路用的棍子。、拐

2.古代的一種刑法。用棒子或竹板打犯人。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名]

1.拄著走路用的棍子。如:「手」、「枴」。《論語.微子》:「植其而芸。」唐.杜甫〈寒雨朝行視園樹〉詩:「衰顏動覓藜床坐,緩步仍須竹扶。」

2.泛稱棍棒一類的東西。如:「擀麵」。

3.古代的一種刑法。用棒子或竹板打犯人。《宋史.卷五.太宗本紀二》:「罪釋之。」

[動]

1.執、持。《書經.牧誓》:「王左黃鉞,右秉白旄以麾。」《禮記.王制》:「六十於鄉,七十於國。」

2.憑恃、倚靠。《左傳.襄公八年》:「完守以老楚,信以待晉,不亦可乎?」《漢書.卷七五.李尋傳》:「外臣不知朝事,竊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矣。」

3.拷打。《唐語林.卷六.補遺》:「穆家法最峻,寧命諸子直饌,稍不如意,則之。」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可以指: * 柺,扶著走路的工具 *權,用來表示身份及地位的物品 * 棍棒的別稱 * 刑,五刑的一種,受刑人趴在長凳上,執刑人以木板責打受刑人的屁股或其連接處...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761503643b32478d6e6be8c7c7594e3 91a40b592f552d9c8ddfd9e5c3a1bd71e5b06cc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