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

ㄉㄨㄥㄧㄤˊ

dōng yáng

解釋

我國自清代至抗戰時期,常稱日本為「東洋」。東洋貨、東洋

相似詞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亞洲東部的海洋。

2.自清代以來至抗戰時期,常稱日本為東洋。如:「東洋貨」、「東洋人」。《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我已替你想出一條路,莫如逃到東洋,那裡有我幾個熟人,你去投奔他,自然妥當的。」也稱為「東瀛」。

3.泛指大海。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只疑是銀河落九天,淵泉雲外懸,入東洋不離此徑穿。」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雖然大海號東洋,休謙讓,他則待招選你做東床。」

相反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東洋,或稱東瀛,字面上的意思是指「東方的海洋」,在現代漢語圈主要做為日本的別稱,但在其他漢字文化圈語言則有不同的用法. 在漢語圈,「東洋」一詞主要表示「日本」,偶爾也用於表示整個東亞地區,不過這用法較不常見或是古老用法. 「東洋」一詞確立可追溯至元朝,最初是相對於西洋的地理概念. 大德年間成書的《大德南海志》中就已有對「東洋」的初步劃分,當時的「東洋」是指中國東南的沿海地區,包含現今被視為屬於東南亞的大部分南洋島嶼;其中又大致以爪哇海與巽他海峽作為區隔大、小東洋的分界. 明朝初期大體上承襲元朝的劃分方式,但在細部範圍上卻有許多不同描述. 以鄭和下西洋的考據為例,張燮在其所著《東西洋考》中以今汶萊為分界,將呂宋、蘇祿、布里亞斯(貓裏務)、摩鹿加(美洛居)一帶劃為東洋,與北方的臺灣(東番)相鄰. 以婆羅(Borneo)與文萊爲界,以東稱爲東洋,以西稱爲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爲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爲“漲海”. 「東洋」日語讀作「とうよう」(Tōyō),在日本廣義上是亞洲的代稱,狹義與常用定義上則是指東方世界,包括東亞(含東北亞)、東南亞以及南亞.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ee9525a532ab091632bab3fac1ef18d 913ad76b07ff5d1477115f302d505d0489b9e81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