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達格蘭大道

ㄎㄞˇㄉㄚˊㄍㄜˊㄌㄢˊㄉㄚˋㄉㄠˋ

kǎi dá gé lán dà dào

解釋

位於臺北市總統府前的大道。舊名為「介壽路」,民國八十五年三月改名。「凱達格蘭」為原居住於臺北地區的原住民族。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的道路,全線位於總統府與景福門之間. 原名東門街,戰後更名為介壽路 ,1996年3月21日改為現名,來源自此處為臺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之傳統領域 . 該道路見證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至今歷次國家中樞儀式慶典,與自由廣場並列為臺北市的集會遊行舉辦時選擇的重要集結點. *臺灣清治時期,前身為臺北府城東門街. *臺灣日治時期,依照日本市區道路不命名的習慣而沒有路名,並於1920年(日本大正9年)劃入文武町. *臺灣戰後時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臺灣,1946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當天,為慶祝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六十大壽,除將臺灣總督府大廈籌修為「介壽館」外,館前道路亦更名為「介壽路」 . 公務員退休的黃靜嘉曾為臺北市多處街道取名,他表示此當時改名旨在頌揚當時執政者,並用《詩經》:「以介眉壽」作典 . 劉廣定表示照字面解釋成「介公之壽」,也可按「介」者助也解釋為「助壽」,並也是《詩經》的句子,稱讚取的人實在不失高明 . *1996年3月21日,時任臺北市市長陳水扁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旁邊的廣場改名為凱達格蘭廣場,名稱來源即因此處為凱達...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d796e8df45728378ed89a1d2a19ae8f 8ed100158e8a3f2ae559f6490d35bde489d7514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