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zhì yì
八股文的別名。參見「八股文」條。
八股文又稱股賦、四書文、八比文 、八章文、時文、時藝、制藝、制義,是中國明、清皇朝及越南阮朝考試--制度中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 隋唐開始,中國出現了開科取士的科舉制度,開出中國社會低下層知識分子能成爲上層官僚的途徑. 在隋唐時,科舉中寫文章的部分(明經)主要是寫詩歌,直到明、清兩代才正式轉變爲八股. 北宋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認為唐代以詩、賦、帖經取士,浮華不實,於是併多科為進士一科,一律改試經義 . 考試的文體並無規格,沒要求對仗排偶. 當時有的考生主動運用排比筆法,寫成與八股文類似的文章. 被部分學者視爲八股文發展的開端 . 元代的科舉制度,基本沿襲宋代 . 用“經義”、“經疑”爲題述文. 但把出題範圍,限制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經書中. 考試時的文章格式還沒有限定對仗排偶. 元代王充耘(字與耕,吉水人,元統甲戌進士),“以《書經》登第,其用功甚深,此乃所作經義程式也” . 有些歷史學家認爲這纔是最早的八股文雛形. 例如鄧之誠在《中華二千年史》卷四“制藝文”道:“宋熙寧中,王安石始廢詩賦用經義,元祐後復罷,迨元仁宗延祐中,定科舉考試法. 於...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9cead8e1dd566df2fc0579d7bd9a58e4 | 7e5f17584310e5fe4eff42505ec7e302f8df1ba7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