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gé yì
用該文化原有的概念,去解釋從另一語言文化翻譯來的新觀念。格義源於早期佛教傳入漢地時,沙門用老、莊等外典比附解釋佛法。《高僧傳.卷四.高邑竺法雅》:「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
格義,漢傳佛教術語,是南北朝時代流行的一種佛教詮釋學,以中土思想跟典故,比擬配合,使人易於瞭解佛教思想的方法 . 相傳始於竺法雅. 慣用中國傳統的儒、道觀念解說佛教義理 漢末支讖譯《道行般若經》時曾以“本無”、“自然”等概念來表達“性空”之義,三國支謙譯《大明度經》之時,借用傳統“得意忘言”的思想與方法,提出“由言證已,當還本無”,以此來註解“得法意,以爲證”的經文. 據《高僧傳》所載,此法可能由竺法雅所創 ,盛行於河北、關中. 當時康法朗等人,都以此來教授學生. 僧叡在《喻疑》中曾說:“漢末魏初,廣陵、彭城二相出家,並能任持大照,尋味之賢,始有講次,而恢之以格義,迂之以配說,下至法祖、孟祥、法行、康會之徒. ” 以格義釋佛,不免牽強之會附,其缺陷顯而易見. 道安曾於飛龍山與釋僧先論及格義無法彰顯佛教般若義理 ,遂轉而採用合本. 道安實際上仍未擺脫格義,他甚至告訴弟子慧遠在講解佛經時“不廢俗書” . 在道安、羅什之後,佛經譯出更多,當時佛教人士更不願以佛理來附和中國傳統,僧肇的《肇論》是在佛教的基礎上對玄佛合流進行批判,標誌着玄佛合流的終結. 之後,玄學雖然仍有餘波,但已無大發展,...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33aaa527aeaa7ef069603c94309dc4d7 | 787f7db3539c4d5d0fa7ff5f70f9488e2cd9a785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