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4 7

ㄊㄨㄣ

tūn

解釋

1.食物等東西不經過咀嚼,而直接嚥下。虎嚥、囫圇棗 ◎

2.兼併、侵占。、獨

3.壓抑隱藏、隱忍不發。忍氣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動]

1.不加以咀嚼就整個嚥下去。如:「服藥丸」、「狼虎嚥」、「囫圇棗」。《晉書.卷九五.藝術傳.單道開傳》:「恆服細石子,一數枚,日一服,或多或少。」唐.杜甫〈渼陂行〉:「鼉作鯨不復知,惡風白浪何嗟及。」

2.兼併、消滅。如:「侵」、「獨」。漢.桓寬《鹽鐵論.輕重》:「其後彊弱大兼小,并為六國。」《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袁紹存日,常有遼東之心。」

3.包含、容納。如:「氣山河」。《文選.陸機.辯亡論上》:「喟然有江滸之志,一宇宙之氣。」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長江,浩浩湯湯。」

[名]

姓。如漢代有景雲。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嚥(swallowing,有時稱為 deglutition )是指物體從口腔移動到胃的過程,大致包括三個階段: ①食物由於頰肌和舌頭的作用被移到舌背部份,然後舌背前部緊貼硬齶,食物被推向軟齶後方而至咽部,這一過程是隨意的. ②當食物經軟齶入咽時,刺激了軟齶部的感受器,引起軟齶上提,鼻咽通路以及咽與氣管的通路被封閉,防止食物從鼻子倒流出去. 同時呼吸暫停,食道上口張開,於是食物從咽被擠入食道. 這一過程進行得很快,通常僅需0.1秒左右. 對於成年男性而言,由於喉結較爲突出,甲狀軟骨隨軟齶一起上提,因此能夠比較直觀地觀察嚥過程. 食物在往喉嚨深處推送時,會來到會厭的上方. 會厭會負責關閉氣管的蓋子,如此食物便不會流入氣管中,並再進一步送入胃中,這些動作都是不自主的反射動作. 不過人類的食道有三個地方比較細窄,分別是入口、支氣管交叉部份以及貫穿橫膈膜的部分,因此若未充分咀嚼並往肚子嚥,便很容易卡在這幾個地方. ③食物進入食道後,引起食道蠕動,將食物經賁門推送入胃. 蠕動是由食道肌肉的順序舒張和收縮組成的一種向前推進的波形運動,在食物的上端爲一收縮波,下端則爲一舒張波,舒張波和收縮...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246bd0399810aab3898334043899f26 5a8fcb0c40641faec7d6a3da79b3ed0b0ab9f296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