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豚

ㄊㄨˇㄊㄨㄣˊ

tǔ tún

解釋

動物名。一種食蟻獸。哺乳綱貧齒目。頭部狹長,背部呈弓形,尾巴長。耳大而直立,嘴成管狀,舌細長,以白蟻等昆蟲為主食。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土豚(學名:')又稱土豬或蟻熊''',是管齒目土豚科現存的唯一物種,屬土豚屬 ,是活化石動物. 僅分佈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無蹄、有鋒利的爪,且以動物性食物爲主食,長1 - 1.5 m,如果算上尾巴可達2.2米. 耳長,吻如豬,舌長而粘. 爪強而有力,第二和第三趾以蹼狀組織相連,善掘洞. 夏天產仔. 穴居,白天休息,夜間外出,以螞蟻、白蟻等昆蟲爲食. 棲息在草原和森林,類似食蟻獸,但不相同,夜行為主. 土豚科曾一度被列爲貧齒目(也叫管齒類)的一個成員,該類系譜可追溯到6000萬年前. 後來又被認爲起源於踝節目而被歸類爲有蹄總目,直到近年分子生物學的新發現,才被列入非洲獸總目下的一個目,與大象、海牛、象鼩等有親緣關係. 管齒目在演化史中,是正在衰亡的一個類羣,發現的化石不多,雖然土豚的衆多近親都已經滅絕,但是現存的土豚尚沒有受到威脅. ;腳註 ;引用...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0ad3caf4711375cdd2dedf076020f13 5365fc71a28b388f897e45105261a192cb3d3406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