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鵠

ㄎㄜˋㄏㄨˊ

kè hú

解釋

1.比喻仿效他人的行為。參見「刻鵠類鶩」條。唐.盧照鄰〈釋疾文.粵若〉:「既而屠龍適就,刻鵠初成。」

2.比喻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參見「刻鵠類鶩」條。《西遊記》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說我們欺邦滅國,問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卻不是畫虎刻鵠也?」

重編國語辭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顯示 刻鵠 的雜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