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黨

ㄆㄥˊㄉㄤˇ

péng dǎng

解釋

同類的人相互集結成黨派,排除異己。《戰國策.趙策二》:「臣聞明王絕疑去讒,屏流言之跡,塞朋黨之門。」《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使馳說之士無所開其口,禁朋黨以勵百姓,定楚國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諸侯。」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朋黨,在東亞歷史上泛指士大夫結成利益集團,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的鬥爭稱為黨爭. 在現今政治中,黨爭可解讀為黨派之間的鬥爭,常見於議會政治. 中國歷代幾個巨型的黨爭如唐朝的,影響層面都很廣,常為反對而反對,淪為意氣之爭,唐文宗曾有“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之嘆. 朋黨在中國歷史形成年代久遠,《戰國策·趙策二》記載:“臣聞明王絶疑去讒,屏流言之跡,塞朋黨之門. ”但朋黨以東漢、中唐、北宋、晚明為劇,最終形成黨爭,為害數十年之久,乃至於亡國. 《晉書·郤詵傳》記載:“動則爭競,爭競則朋黨朋黨則誣誷,誣誷則臧否失實,真僞相冒,主聽用惑,姦之所會也. ”歷代以來,朋黨屢禁不止. 東漢有黨錮之禍. 唐自高祖建國開始,黨爭即不斷出現 ,早年有太子李建成集團和秦王李世民集團之爭. 高宗朝,有長孫無忌、褚遂良與李義府、許敬宗之爭. 中晚唐時,李德裕、李宗閔各有朋黨,牛李黨爭,唐文宗感慨:“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 ” 宋代朋黨之風盛行,士大夫爲計較個人的恩怨得失,成羣結黨,相互攻訐,爭訟不休,所謂“宋朋黨之禍,雖極於元祐、紹聖以後,而實濫觴於仁、英二朝. 其開之者,則仁宗時範、呂之爭” . 北...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93ec62a684973e6988508d4c9ad2af1 44668e7368e03a9682b9deb1ee71fa2a34c99d5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