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

ㄌㄥˊㄑㄧㄝˊㄐㄧㄥ

léng qié jīng

解釋

佛教典籍。法相宗所依的六經之一。早期禪宗據以傳法。共有三種漢譯本:一、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二、北魏菩提流支譯的《入楞伽經》,十卷。三、唐代實叉難陀譯的《大乘入楞伽經》,七卷。是闡述如來藏思想的要籍。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經(लंकावतारसूत्र),漢譯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 本經說明清淨心、如來藏及阿賴耶識之教義,是禪宗以及法相宗(唯識宗)的重要經典之一,中觀學派論師清辯亦援引本經解釋中觀空義. 在印度、在中國的佛教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經的主要內容,是五法、三自性、八識和二種無我. 五法是指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是緣起自性(依他起性)、妄想自性(遍計所執性)和成自性(圓成實性);八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加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二種無我是人無我和法無我. 「自覺聖智所行」(ārya-jñāna-pratyātma-gati-gamya)為楞伽經眼目之所在. (Lanka)一詞出於《羅摩衍那》,是地名,指楞伽島,即現今的斯里蘭卡島(Sri Lanka). 《羅摩衍那》記載楞伽島上有座楞伽山,山上居住很多羅剎、夜叉,人皆不敢前往. 故楞伽指不可入、不可往的危險處. 阿跋多羅(avatāra)是指入、降臨之義. 「楞伽阿跋多羅」即如來入此楞伽島、聖足山(楞伽山)所說之寶經 . 《歷代三寶紀》記載中天竺國曇無讖三藏法師於北涼姑臧譯出楞伽經.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eff6c53699159c0907630dab74c227e 403dd4ece3ea77190f37c598fd5e3fbcf544be6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