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

ㄐㄧㄝˋㄊㄨㄟ

jiè zhī tuī

解釋

人名。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晉國隱士。從晉文公出亡,歷經各國十九年。返國後,文公賜祿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與母隱於綿山,文公屢次尋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介子推,一作介之推 ,又稱介子、介推 ,春秋時期晉國人,逝世於介休綿山(今山西介休市). 晉文公重耳的輔臣,驪姬之亂發生後,他跟隨重耳出奔,歷盡艱辛,忠心輔佐重耳得以返國,介子推卻淡泊功名,歸隱山林. 其“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高尚品行深得世人懷念. “驪姬之亂”後,晉國公子重耳爲了躲避禍害,避難奔狄,隨行賢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 此後,介子推一直追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輾轉周折,備歷艱難險阻. 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成爲日後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 據載重耳逃入衞國國境時,鳧須 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 重耳無糧,飢餓難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養重耳. 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成就了忠義之名,史稱“割股奉君”. 重耳得到秦穆公相助,得以返國時,與介子推一起追隨重耳19年的咎犯擔心先前出奔在外,多有冒犯重耳之處而假意請辭. 介子推認爲晉君歷盡艱險,重返王座,乃上天相助,咎犯身爲臣子,攜功要君,惺惺作假,介子推鄙其邀功行徑,恥於與之同船,遂自行渡河. 及至文公歸國後賞賜跟從他逃亡的人,介子推不談俸祿回報. 介子推說:“獻公的兒子九人...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37ccfc89ece3a8c6e333b40dd3c921c 31133227b6d90c25d6e4071b3a6b731d0afef53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