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

ㄔㄥˊㄨㄟˊㄕˋㄌㄨㄣˋ

chéng wéi shì lùn

解釋

佛教典籍。十卷。唐玄奘譯。為一部解釋世親唯識三十頌的著作,屬於集注性質的論書。玄奘依弟子窺基建議,取印度十大唯識論師之注釋,以護法的觀點為主糅譯而成,主要在闡述印度佛教有相唯識系的哲學理論。為中國唯識宗所依據的要籍。重要的注釋有:《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四卷、《成唯識論演秘》十四卷、《成唯識論了義燈》十三卷等。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成唯識論》(,),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創始人之一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爲主線,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師以護法學說為主揉合印度十大論師的詮釋編譯而成,最能體現法相唯識學派的基本思想. “成唯識”由“成”和“唯實”構成. “成”的梵語即悉地成就. 毘若底摩呾喇多爲唯識. 彌勒菩薩被看作唯識宗的鼻祖,唯識綱要由無著和世親菩薩闡釋、弘揚. 爲世親《唯識三十頌》鉅著作註釋的十大論師 中,護法對唯識理論的發揮最爲完備,並由其弟子戒賢在當時最具影響的佛學中心那爛陀寺發揚光大. 玄奘大師拜戒賢爲師學習唯識理論,此後弘揚的主要是這一系的理論建構,併成爲唐代唯識宗的創始人. . 經由圓測等諸多學僧的努力,唯識理論從唐朝傳入朝鮮和日本. 後代佛學弟子對《成唯識論》的註釋很多,其中最具權威者當推玄奘弟子窺基所撰的《成唯識論述記》. 《成唯識論》按照《唯識三十頌》的結構,圍繞着成立唯識、證得唯識主題而展開,分破執、顯理、釋難、行果四個方面. 本書的宗旨在於: #破除常人的我法二執,使人證得人、法二空之理,從認識唯識真理繼續修行直到成就佛果. #破除大小乘學者執空執...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964e06078ce31c110bb13cedd6aec7c4 2d86e94ba718adbcb2f5f344b07cd0070e8d868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