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bā shì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主張能認識外境或心境的八種功能。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意識和眼、耳、鼻、舌、身五識並起外,並能對心境起認識作用。末那識是構成執著的心理源頭。阿賴耶識主要功能是貯存過去所造的業力。八識一方面是生起認識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變現一切現象的主體。《成唯識論》卷二:「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
八識是一個佛教術語,識的分類法之一,指的是每一個五根具足的有情眾生身上都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上合稱五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 在佛教學術研究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護法學系分類. 部派佛教時期對心意識三分理論就有了仔細的研討,但被說一切有部列為參考異說 . 部派佛教時期,多以六識或七心界立說. 大乘經典中,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只列出六識 . 龍樹在《大智度論》中曾提出,佛說六識,意識所緣的諸法都是生滅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話,應該有第七識去識別它,但是沒有第七識存在,因此無我 . 清辯論師等中觀論師隻立六識 . 有人因而認為瑜伽行唯識學派,建立阿賴耶識學說,是用來解決龍樹提出的質難. 印順、呂澂、結城令聞與舟橋尚哉等人,認為在龍樹著作中不曾提到阿賴耶識、八識等,認為相關學說在龍樹時代可能尚未出現 . 地論宗南道派的法上在解釋《十地經論》中「三種同相智」時,以被認為是生死根本的阿梨耶識為第七識 ,體現了歷史上曾有個時段,有人不把「意」分立為第六意識和其所依意根即末那識. 隋朝淨影慧遠 和唐朝圓測 都指出八識說出自《楞伽經》. 在《楞伽經》宋譯本中提出八識...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32d6903e30424cbb4a9ab37e24e6e338 | 2cf1e4639d335f34501c25cae9697743ccf5ea14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