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夏安居

ㄐㄧㄝˊㄒㄧㄚˋㄐㄩ

jié xià ān jū

解釋

佛教規定夏季三個月內,僧眾須在寺內靜住修學,禁止外出,稱為「結夏安居」。這段時期稱為「安居期」。安居期的開始階段稱為「結夏」,結束稱為「安居竟」或「解夏」。其時間在印度約為五月至八月的雨季,在中國則為陰曆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日。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結夏安居(巴利語:,梵語:,原意為“雨”,藏語:དབྱར་གནས,轉寫:yarne,直譯:夏住) ,佛教術語,也稱為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雨安居、安居,指的是在印度雨季期間內 ,出家人停止到處雲遊三個月,安住在一固定住所精進修行,度過雨季的制度,在這期間僧侶不允許隨意外出. 結夏安居結束後,開始供僧衣節. 印度結夏安居的時間為每年月(華人農曆五月十六日起,約西曆七月)至月(華人農曆八月十五日止,約西曆十月) ,為期三個月,這又稱為前安居. 無法參加前安居者,可受持後安居,其時間為前安居再推遲一個月 . 漢傳佛教僧團的安居制度始於姚秦時期 ,因中國與印度的季節、氣候不同,是以農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安居期 ,結束後正是施主為寺院設齋供養僧人 ,施食餓鬼的盂蘭節. 在禪宗寺院中,又有冬安居(農曆十月十六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的制度 ,亦即結冬. 在安居開始和結束時,都會進行一定的法會儀式,並以結界儀式表示僧眾們的活動範圍. 《五分律·卷第十九·第三分之三·安居法》: 佛在舍衛城. 爾時諸比丘春夏冬一切時遊行,蹈殺蟲草,擔衣物重,疲弊道路. 諸居士見,譏訶言:「此諸外道沙...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2e7289aab1653d2899d9626c8ba0552 2917e9dba13a303f068c78343423dd9789ab9bed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