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

ㄑㄧㄝˊㄌㄢˊ

qié lán

解釋

佛教用語:(1) 寺院。北魏時代有一本書叫《洛陽伽藍記》,寫的就是洛陽城郊佛寺的盛況。 (2) 護衛寺院的神明略稱。伽藍土地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梵語saṃghārāma音譯的省略:(1)即寺院。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三日之後不送出,伽藍盡皆焚燒,僧俗寸斬,不留一個。」(2)寺院的護法神──韋馱天。《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伽藍韋馱,即有密報,豈可復悔?」也作「僧伽藍」。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伽藍、迦藍或僧伽藍(,ISO轉寫:sam̐ghārāma),音譯全名僧伽藍摩. 「僧伽」(sam̐gha)指僧團;「阿蘭摩」(ārāma)義為「園」,原意是指僧眾共住的園林,即佛教寺院. 「伽藍」在現代漢語中常讀作「」. 不過也有說法認爲,“伽”字表達的是梵文的音譯. 從現在對於梵文的發音的認識來看,迦藍當讀作「」 . 原始佛教時期,佛寺只有梵語“𑖪𑖰𑖮𑖯𑖨(vihāra)”一詞,即漢譯精舍,義爲住處;如竹林精舍. 由於當時精舍大都建在城郊幽靜樹林,故又稱「阿蘭」(意爲靜處)或「伽藍」(意指僧衆所居園林). 一般以一所寺院的完成必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爲七堂伽藍. 又以伽藍處常有八部護法或菩薩等眾守護,也以伽藍代指護法菩薩,稱爲伽藍菩薩. 被譽爲“文學版《清明上河圖》”的北魏傳世之作《洛陽伽藍記》中描述伽藍是“花果蔚茂,芳草蔓合”之地. 根據唐朝貞觀年間由西域返唐朝的玄奘法師所注《大唐西域記》記載:“諸僧伽藍莊嚴佛像,瑩以珍寶,飾之錦綺,載諸輦輿,謂之行像,動以千數,雲集會所. ” *商務印書館 現代漢語詞典 *臺灣.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辭典 *許鴻傳《...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8350d0304387b7304cc57d84f59a30d 07e4b3cade08996277e769a4d629d173275ae09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