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ē xíng wén zì
古代西亞一帶所普遍使用的文字。西元1845年由英國人拉雅在古亞述帝國國都尼尼微發現。所知以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人為最早使用者。以草莖和木頭在溼軟的泥磚上書寫,筆畫呈楔狀,像釘頭或箭頭。楔形文字最早只是短線或圓圈的組合,後來才演變成線形筆畫文字。之後的巴比倫人、亞述人、西臺人等又相繼沿用數個世紀。例楔形文字是考古學家研究西亞古文明的重要依據。 △釘頭文字、箭頭文字
楔形文字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蘇美爾人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在其約3000年的歷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 . 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 書吏使用削尖的蘆葦杆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軟泥板經過曬或烤後變得堅硬,不易變形 .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西臺人和波斯帝國同樣採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語無關的印歐語系. 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採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語差異相當多. 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使用蘆葦桿或木棒來壓印在泥板上來方便書寫,因此文字筆畫大都為具三角形的線條,而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漸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統一固定為音節符號 . 英語的cuneiform源於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複合詞,而阿拉伯人則稱之爲“الخط المسماري”(al-khaṭṭ...閱讀更多
xiè xíng wén zì
西元一八四五年英國人拉雅(Layard)在古亞述帝國國都尼尼微發現,為古代西亞一帶所普遍使用的文字。所知以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人為最早使用者。以草莖和木頭為筆,書寫在溼軟的泥磚上,筆畫呈楔狀,像釘頭或箭頭。故也稱為「釘頭文字」、「箭頭文字」。之後的巴比倫人、亞述人、西臺人等又相繼沿用數個世紀。
MD5 | SHA1 |
---|---|
68e3e4789cfb68789668fd172cef7739 | 061a0227a02e054520ce11f6912ff159fec3d0a8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