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改良芻議

ㄨㄣˊㄒㄩㄝˊㄍㄞˇㄌㄧㄤˊㄔㄨˊㄧˋ

wén xué gǎi liáng chú yì

解釋

民國六年胡適所發表,倡導用白話文寫作的主張。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文學改良芻議》是胡適於1917年1月1日發表於《新青年》第2卷第5號的一篇文章,提倡改良中國文學. 當時胡適還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後來唐德剛在《胡適雜憶》中透露,胡適寫那篇文章,原是在美國主編的《留學生季報》用的,只是抄了一份給陳獨秀主理的《新青年》,想不到卻因此促成了中國的新文學運動. 提出當時文學的“八個主張”: 1917年:〈文學改良芻議〉(八事) #須言之有物 #不摹仿古人 #須講求文法 #不作無病之呻吟 #務去濫調套語 #不用典 #不講對仗 #不避俗字俗語 之後,1918年:〈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八不主義) #不作言之無物的文字 #不作無病呻吟的文字 #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 #不摹仿古人 #不用套語爛調 #不用典 #不重對偶:——文須廢駢,詩須廢律. #不避俗話俗字 《文學改良芻議》發表後在中國引發了轟動,同《文學革命論》等文章對之後的新文學運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人用白話文寫作. 僅1919年一年,全國出現了四百多種白話報. 1920年,教育部通令全國一二年級的國文一律改用白話文 . 陳獨秀認爲:白話的使用歷史很長,推動白話文的努力也有...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2e205ff3363433424ad0decde293d71 0386a6aef2f3827d084ad50699adc6f5eec4ef3d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