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

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10 17

ㄩˊ

解釋

1.車。輿

2.轎子。輿

3.大地、疆域。輿地、輿

4.公眾的。輿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名]

1.車。如:「舍舟就輿」。《老子》第八○章:「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2.轎子。如:「肩輿」、「彩輿」。《遼史.卷五五.儀衛志一》:「輿:以人肩之,天子用韝絡臂綰。」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下.滇遊日記九》:「油碧輿五六肩,乃婦人之遊於林間者,不能近辨其為何樹也。」

3.地域、疆域。如:「輿地」、「輿圖」。《史記.卷六○.三王世家》:「御史奏輿地圖,他皆如前故事。」

[動]

扛抬。《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輿轎而隃領,拕舟而入水。」《隋書.卷八一.東夷傳.流求傳》:「王乘木獸,令左右輿之而行,導從不過數十人。」

[形]

公眾的。如:「輿論」。《資治通鑑.卷二二九.唐紀四十五.德宗建中四年》:「頃者竊聞輿議,頗究群情。」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轎,也稱轎子、輿,是一類交通工具. 廣義的轎子外形爲裝有擡槓的無輪結構,乘客坐在其中,由兩人或多人肩扛或手擡,步行運輸. 擡轎者稱爲轎伕. 和馬車等其他舊時交通工具比,轎子的速度較慢,但更爲平穩舒適. 轎子也有利於穿行狹窄曲折的街道. 另外由於僱傭人力來運輸,也可以顯示乘轎人的社會地位. 宋朝前,轎子被稱作肩輦. 唐朝時肩輦發展為步輦,專供皇室貴族成員、女性、老弱官員乘坐. 自宋朝開始,轎子開始廣泛流行. 北宋也規定官員、百姓不能乘坐步輦,民眾將乘椅、躺椅改造成全封閉的轎廂. 南宋時,轎子取代了牲畜車輛,成為出行第一大交通工具,可能因南宋馬匹太稀缺. 近現代,轎子先是被人力車,後被汽車逐步取代. 在當代,除了少數險峻無道路的山地還在用擡椅、滑竿等運輸外,轎子一般只用於旅遊娛樂,以及婚禮、葬禮、廟會等傳統儀式. 狹義的轎專特指有盒形坐箱者. 其中坐箱框架上不蒙帷子者爲涼轎(亮轎、顯轎),蒙帷有蓋者爲暖轎(暗轎). 暖轎的框架一般是木製豎長方形,中間兩側固定兩根圓柱形的木製轎杆,底下用木板封閉,上放靠背坐箱. 轎頂以及左右後三側以帷幕或木板封上,以遮風雨和保護乘客隱私. 另外兩...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8cdea8e4c7cdfc25bb7410c74d6585a 02485944b771c2de774714f0b5c374931c1b9b7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