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7 10

ㄐㄩㄣˋ

jùn

解釋

春秋到隋唐等朝代所制定的一種地方行政區域。縣制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名]

1.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區域的名稱。周時縣大小,以縣統,至秦始皇時,廢封建,行縣,大縣小,以統縣,漢以後歷代因襲,隋唐時曾罷置州,宋時改為府。《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海內為縣,法令由一統。」

2.姓。如明代有敬。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是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內地區使用的一個行政區劃單位,起源於中國戰國時代. 現代漢語中,也常常將某些外國的二、三級行政區劃翻譯為爲. ,由秦朝起,曾作爲第一或第二級行政區劃,唐朝不再使用,宋朝人雅稱州為,明代以後,士人雅稱府為. 的設置始見於戰國時期,主要是較大的諸侯國在自己邊疆設立,內地由於不需要雄厚的武力故不設,只設縣. 當時設的國防目的和價值遠遠大於同時期的縣 . 的地位在此時有一定的威懾意義,《史記》記載秦武王的左丞相甘茂認爲韓的宜陽縣名爲縣、實爲,難以攻克的觀點 . 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天下,六國人民並不心服,各地都有駐留兵力的必要,所以分天下爲三十六下統縣,成爲中國第一個統一王朝的縣二級行政區劃設置. 西漢由於恢復了一定程度的分封制,所以的同級還出現了諸侯王國,以、國統縣,仍然是二級制. 的數量也大大增加,由秦末的約48,增加到了漢朝的約102.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原來只起監察作用的13個州成爲正式的一級行政區,成爲州以下的二級行政區. 此後,歷經三國、東晉、南北朝等分裂割據局面,由於大量增分建制,州縣三...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9b585323b622b12d36f1c5a444fe1b9c e7e16c0caba03c81a3ed0813b2b64f33aa034c7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