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利賽人

ㄈㄚˇㄌㄧˋㄙㄞˋㄖㄣˊ

fǎ lì sài rén

解釋

統稱信奉猶太教法利賽派的教徒。法利賽派出現於西元前二世紀,主張遵守口傳律法,嚴格律己,篤信教義,鼓吹靈魂不死、肉體復活、犯罪要受懲罰等。西元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毀,其後法利賽人不見於史傳,但法利賽派的神學思想依舊流傳。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法利賽人(;פְּרוּשׁין;Pharisees),又譯法利塞人、發利些人 ,是第二聖殿時期 (前536年–70年)的一個政黨、社會運動和猶太人中間的思想流派. 法利賽人是當時猶太教的四大派別之一,另外三大派別爲撒都該人、艾賽尼派和奮銳黨. 「法利賽」這個名詞源於希伯來語的“פרושים”(prushim;字根:פרוש parush),意思是「分離」,指一些為保持純潔而與俗世保持距離的人 ,與撒都該人追求俗世的權力及物慾相對. 法利賽人大約在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的時候就已出現;到第二聖殿被毀以後,法利賽教派重新建立為拉比猶太教── 並成為了日後傳統猶太教的典範、今日猶太教所有教派的根本. 在某程度上,強調「以《聖經》為根本」的迦來特派 亦是建基於法利賽教派的思想之上 . 法利賽與撒都該教派之爭在猶太歷史上時間長久,從新巴比倫帝國流放開始,到羅馬共和國征服上爆發. 其中一個因素是階級,就是貧富分化. 撒都該代表了祭司和貴族 . 另一個是文化,即同意與反對希臘化. 第三個是猶太宗教,即強調第二聖殿、祭祀儀式與服務,相對於強調摩西的其它律法和先知預見. 第四個衝突,特別是在宗教上對於律法...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dca1ea3712a64da5ac48272faea2cd9 feea20789d583098795764db2a9ec976afc63fc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