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

ㄈㄚˇㄗㄤˋ

fǎ zàng

解釋

1.藏,形容多法聚集。法藏指佛陀的教法。唐.王維〈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盡其妙戲為之贈〉詩:「蓮花法藏心懸悟,貝葉經文手自書。」

2.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康居國人,至祖父始遷居長安,故以康為姓。為嚴宗三祖。十七歲入太白山學佛,後從智儼聽講《華嚴經》,深受智儼讚賞,二十八歲才出家為沙彌。上元元年,奉詔在太原寺講《華嚴經》。後詔京師十大德為授具足戒,並賜號賢首。從此以後經常參加翻譯、講經、著述。先後和地婆訶羅、提雲般若、實叉難陀、菩提流志等共譯事,特別對《華嚴經》的翻譯貢獻最大;亦於《華嚴經》研究最深,前後講說《華嚴經》三十餘次。將智儼所創的教相和觀行作了詳盡的發揮,成為華嚴宗的實際創立者。世稱「賢首國師」。弟子以宏觀、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最有名。著有《華嚴探玄記》二十卷、《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四卷、《華嚴經問答》二卷、《華嚴金獅子章》一卷等行世。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賢首法藏,俗姓康氏,祖先為康居人,唐朝僧人 ,又稱賢首國師,華嚴宗三祖. 十七歲入太白山求法. 經智儼雲華寺講授《華嚴經》,爲智儼所讚賞並收爲門徒. 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智儼圓寂前付託其於弟子道成、薄塵,請授菩薩戒,講《華嚴經》兼講《梵網經》 . 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武則天爲樹福田,度僧,並把住宅施捨作太原寺. 於是道成、薄塵等京城耆德連狀薦舉,度法藏爲僧,並且令隸屬太原寺. 此時法藏只受了沙彌戒 ,奉詔在太原寺講授《華嚴經》. 後居雲華寺,武則天命京城十大德爲授具足戒,並賜《華嚴經》中賢首菩薩之名,一般稱爲賢首國師. 自此,法藏頻繁參於翻譯、廣事講說和著述. 武后聖歷二年(公元699年),法藏重譯的《華嚴經》,詔令法藏在洛陽佛授記寺宣講. 前後講新舊《華嚴經》三十餘遍. 中宗、睿宗都禮請他作菩薩戒師. 唐玄宗先天元年歲次壬子(712年),法藏圓寂於長安大薦福寺 . 世壽七十,僧臘四十三. 葬在神和原華嚴寺的南邊,祕書少監閻朝隱爲作碑文,概述法藏一生行化,即現存“大唐大薦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師之碑”. 智儼所創教相和觀行的新說,得到法藏詳盡的發揮,才使一宗的教...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c37b290a6bdad17108c0e5d05ec0323 fd5c7eaeadbea1b0bddf379684e6ac72245d475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