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棋

ㄊㄢˊㄑㄧˊ

tán qí

解釋

1.古代的一種棋戲。二人對局,白黑棋各若干枚,先放一棋子在棋盤的一角,用指彈擊對方的棋子,先被擊中取盡的就算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彈棋始自魏宮內,用妝匳戲。文帝於此戲特妙,用手巾角拂之,無不中。」《聊齋志異.卷一一.陳雲棲》:「兒輩常言幼孤,作字彈棋,誰教之?」

2.用手彈的棋子形的木塊,是一種兒童遊戲器具。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彈棋,也稱為象棋,一種古老的彈局遊戲. 雖有冠有棋名,但不是棋類遊戲,反倒同於靠運動神經技巧的撞球、彈珠 . 沈括認為彈棋是起源於漢代,「漢元帝好蹴踘,以蹴踘為勞,求相類而不勞者,遂為彈棋之戲. 」 蔡邕《彈棋賦》:「於是列象棋,雕華麗. 」象棋在東漢也可指彈棋. 晉代徐廣《彈棋經》:「彈棋,二人對局. 黑白各六枚. 先列棋相當,下呼上擊之. 」又說:「昔漢武帝平西域,得胡人善蹴踘者,盡炫其便捷跳躍,帝好而為之,羣臣不能諫. 侍臣東方朔因以此藝進之. 帝乃捨蹴踘而習彈棋焉. 」 唐代杜甫、韋應物、韓愈、柳宗元、李商隱等人都參與彈棋的記載,並有詩、文留念,柳宗元在《彈棋序》曰:「置棋二十有四. 貴者半,賤者半. 貴曰上,賤曰下. 鹹自第一至十二. 下者二乃敵一,用朱墨以別焉. 」 宋代蘇東坡有「牙籤玉局坐彈棋」詩句. 明代謝肇淛《五雜俎》:「彈棋之戲,世不傳矣,即其局亦無有識之者. 呂進伯謂其形似香爐,然中央高,四周低,與香爐全不似也. 弘農楊牢,六歲詠彈棋局雲:『魁形下方天頂突,二十四寸窗中月. 』想其制方二尺有四寸,其中央高者猶圓耳. 今閩中婦人女子尚有彈子之戲,其法以圍棋子五,...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30f0b062fa0475ed1fca4c9404a8ad2 fd1fca0785947f1b6e0d05154d6447e5ff869a24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