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橘北枳

ㄋㄢˊㄐㄩˊㄅㄟˇㄓˇ

nán jú běi zhǐ

解釋

比喻事物會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產生變異。參見「淮南橘,淮北枳」條。如:「他基於南橘北枳的考慮,決定搬離龍蛇雜處的舊居,換個新環境。」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南橘北枳(同淮橘為枳)是記載於《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的一則故事,現已成爲一則成語,表示橘樹栽在淮南就是橘,而栽在淮北卻變成了枳,以此表示同樣的事物會因爲環境不同而發生改變. 但事實上,橘、枳為不同物種. 根據《晏子春秋》記載,齊國的晏嬰出使楚國,楚靈王想要羞辱晏嬰,便在宴會上故意讓人帶着一個盜竊犯來到面前,說這是齊國人. 楚王問晏嬰,是否齊國人生來喜歡偷盜. 晏嬰回答說:“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今民生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晏子春秋》中並無“南橘北枳”四字出現,在《喻世明言》 中對這段歷史故事的敘述中則出現了“南橘北枳”這四字,其中情節也有不同,例如被楚國人抓到的盜竊犯正是晏嬰的隨從.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f7e0b8fa3fbf5241782c1e1aac8f63d8 f97ae1eaa519f21f0515d72e5241acb3ebb639d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