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

ㄎㄡˇㄩˇ

kǒu yǔ

解釋

談話時所用的語言。與書面語相對。這部小說使用大量口語對話,讓書中人物性格更加生動,如在眼前。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專指談話所用的語言。唐.劉知幾《史通.卷六.言語》:「而後來作者,通無遠識,記其當世口語,罕能從實而書。」

2.議論。《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以口語遇此禍,重為鄉黨所笑。」

3.誹謗。《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

4.訴訟關係人受審時,與案情有關的陳述。《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知縣錄了口語,喝退胡阿虎,便叫周四上前來問。」也稱為「口供」、「口詞」。

相反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口頭語,與書面語相對,是口頭交際時使用的語言,也是最早被人類普遍應用的語言形式. 人類各民族都有口頭語. 口頭語通常是通過聲音傳播的,但有時文學作品中也常以文字記敘口頭語. 口語,與手語相對,是用聲音表達意思的語言. 口頭語靈活多變,多因場合與發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 因爲發言者與聽者同在現場,有時這種發揮不但不影響聽者理解,反能更生動地體現發言者心態,或使語言簡潔化. 與口頭語相對,書面語是在口頭語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用於書面表達的語言. 口頭語成爲書面語言後則比較固定,語法更嚴謹,有利於準確地流傳. 經過一段時間後口語和書面語差別就有加劇的趨向,原因是口頭語不斷隨時間與地方而變化,而書面語相對穩定. 經過教育的人會從書面語學習採納嚴謹的語法用於口頭語,而書面語經過一段時間後也需要改變以適應口頭語的變化,否則懂書面語的人會越來越少. 語言學家從書面語文獻和現代口語的差別中可以研究語言的歷史發展變化. 始終有些口頭語表述很難應用於書面,因爲它們只要在場雙方理解就好,接照古文和古音而寫. 或者,由於口頭語結構相對散亂,如又缺乏語言環境,可能造成歧義與費解. 因此,越正規的場合,人...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525df2406a98ade610286a26b4f2b39 f9317079d20494f41b24974518c20f9b618ce10a
什麼是雜湊